新華社南京4月28日電(記者朱旭東)在教育部三令五申“就近入學”“陽光招生”等剛性原則的背景下,很多地方因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等原因,依然頻頻出現擇校熱,但江蘇省如皋市,近兩年卻靜悄悄地實現了“零擇校”。
  “教育局長最煩也最風光的事,就是會有方方面面的領導、朋友打招呼要擇鞋每到招生季節,教育局局長就成了全市最忙的人。”江蘇省如皋市教育局局長張俊說,“不過,這在如皋已經成為歷史了。”
  位於如皋城郊結合部的安定小學,曾是當地數一數二的“擇校”熱門,目前有3800多名學生,除了每年有幾十名外來務工子女就讀外,其他全部是學區內的孩子。“如果我們收了非學區的學生,教育局在考核上是不會放過我們的。”校長朱愛華說。
  為推進教育均衡發展,如皋市首先在硬件上下工夫。“十一五”以來,如皋市將公共財政優先投向眾多學鞋全市180萬平方米校舍,有100多萬平方米是近年新建的,“教育裝備均衡提升工程”也被列為“為民辦實事”項目。
  目前,如皋城鄉學校在硬件上已經沒什麼差別,而優質師資均衡化,才是如皋破解擇校“頑症”的關鍵。從2011年開始,如皋城區903名義務教育學校教師,全部參加“人走關係動”的均衡配置,流動率達三分之二。
  “誰走誰留,全抓鬮。”如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長郭其龍說,他們學校曾是當地最好的小學,但2011年全市教師重新配置後,學校四分之三的教師被分配出去了,所有的教研組組長也被“均衡”到其他學校去了,讓學區內的市民惴惴不安,郭其龍也非常失落。
  3年前,郭其龍給如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定位是“全國有名,全省一流”,因為學校集中了當地最優秀的教師資源,教師也為在這所學校教書而自豪;教師重新分配後,郭其龍只敢定位於“全省有名,全市一流”。
  如今,郭其龍慢慢地說服了自己。“如果主城區只有我們一所學校優秀,只能讓25%的家長滿意。現在全市優質師資均衡化,估計能讓75%的家長滿意。”學校面積原來只有30畝,卻有4000名學生;如今,學校面積增加到70畝,卻只招收學區內的3000名學生,足見當初“擇校”的熱度以及此時校長的感受。如皋市實驗中學的校長郭富慧說:“‘最好學校’的光環逐漸褪去,作為校長肯定有失落感。但這是正途,考慮到更大的公平。”
  為避免個別學校“一家獨大”,如皋市教育局取消了學校自主招聘教師的做法,改由教育局統一調配。同時為縮小城鄉差距,如皋市還實行城鄉學校支教、互派駐點交流、鎮際學校交流等多種方式,推動城鄉教師逐步走向優質均衡。
  正是有了這“更大的公平”,離主城區20公里之外的搬經鎮初級中學,也有了和城市中學比高低的底氣。搬經鎮初級中學校長鞠芝健自信地說:“與城市中學的差別,5年前的確很明顯,現在硬件、軟件、師資力量都差不多了。”
  搬經鎮初級中學初二(3)班的丁夏鑫,小學一直在如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就讀,升入初中後,他回到農村。“現在城鄉差別不大,搬經中學的教學質量也不錯,離家又近。”孩子的父親丁衛東說,“家長就不必再為孩子擇校而費神費力了”。  (原標題:江蘇如皋:這裡的孩子為何“零擇校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cxhurewrin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